傾一城之力,澆文明花開。過去的一年,我市在文明城市創建中,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大力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持續增強城市功能、治理城市環境、健全城市秩序、保障城市安全、鑄就城市信仰、引領城市風尚、服務市民有感、發動群眾參與,市民文明素質和城市文明程度逐步提升。
這一年,我們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選樹宣傳先進模范,文明道德風尚培育亮點紛呈。戴清、余靜2人獲得第八屆全國道德模范提名獎,占安徽省上榜人數20%;余家軍當選2021年度全國“誠信之星”,安徽唯一;詹柯怡當選2021年度全國“新時代好少年”,安徽年度唯一,并實現我市 “零”的突破。
這一年,我們持續抓好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全市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全面覆蓋、對標達標,統籌各類陣地、人才等資源,圍繞疫情防控、文明創建等工作,組織開展“聽黨話 感黨恩 跟黨走”“我為群眾辦實事”等志愿服務活動,為群眾提供所需所盼的精準服務,受到群眾的熱烈歡迎,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成效凸顯。
這一年,我們上下聯動,部門配合,協同推進文明村鎮、文明單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園創建,推動解決城市停車場、農貿市場改造、電動自行車上牌、文明養犬、背街小巷整治、小區安全衛生等一大批群眾牽腸掛肚的民生大事和天天有感的關鍵小事,群眾的獲得感、安全感、幸福感進一步提高。
成績凝結著汗水,來之不易,可喜可賀。但欣喜、興奮之余,我們也要清醒地認識到,全國文明城市創建三年一周期,一年一測評,三年一大考,是一項鍥而不舍,久久為功的系統工程。從當前實現創城階段性目標來看,這次成績只是第一次“小考”,兩年后才是真正的“大考”。從努力建設信仰堅定、崇德向善、文化厚重、和諧宜居、人民滿意的文明城市愿景目標看,我們更是差距不小、道阻且長。
雖然我們在過去一年中做了大量艱苦細致的工作,但與創建目標比,與先進地區比,與群眾期盼比,我們的工作還存在著諸多不滿意的地方:城市文明培育的硬件還有短板,市民文明習慣的養成還有差距,全市文明創建的工作還不平衡,城鄉文明實踐的供需還不精準,精神文明建設的能力還有不足。我們必須時刻保持時不我待、只爭朝夕的憂患意識,時刻保持“不進即退、慢進也是退”的競爭意識,發揚釘釘子精神,完成好每一次“小考”,每一天“作業”,每一道“習題”,方能積小勝為大成。
創建為民、創建惠民、創建靠民,創建的成果由人民所共享。新春伊始,我市即開展“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專題學習教育,啟動“我愛六安·我有建議·我要說話”民聲傾聽主題活動,廣開言路,暢通渠道,讓老百姓“有建議隨時提、有想法大膽說”。我們抓住這一契機,深度拓展文明創建群眾利益訴求和建議表達渠道,讓人民群眾融入創城、參與創城、支持創城,真正成為創城的主體和主人,把人民群眾關心文明城市創建、熱心文明城市創建的真情建議和深厚感情,轉化為推動我市高質量文明城市創建工作的不竭動力和力量源泉。
當前,六安正經歷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考驗。這是一場全民戰爭,更是一次人民參與共建文明、厚德之城的生動詮釋。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場上,全市上下各級文明單位、文明村鎮、文明社區、文明家庭、好人模范聞訊而動,下沉社區、共克時艱,共有4000支志愿服務隊伍、15.25萬名志愿者投身抗“疫”一線?!爸驹讣t”與“天使白”、“守護藍”交相輝映,他們用一個個逆行的背影、一幕幕動人的場景、一段段溫暖的故事,傳遞著城市溫度,刷新著文明高度,在戰“疫”大考中續寫文明城市創建的新答卷,人民的力量與文明的力量共同凝聚成無堅不摧的戰“疫”力量。六安即將從靜態中恢復,復工復產復學復市,我們一起向未來。
文明城市創建,讓生活更美好。我們將持續加強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工作,把我市的文明城市創建工作推向更高質量,努力實現建設信仰之城、首善之城、幸福之城、魅力之城、善治之城、共享之城的奮斗目標。
實踐證明,文明沒有休止符,創城沒有旁觀者。在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工作中,在推進人民精神共同富裕的道路上,在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過程中,我們真誠地期盼每一位六安市民都能夠更加積極投身其中,爭做環境的維護者、文明的實踐者、創建的宣傳者,共同塑造城市精神和文明形象。
來源:皖西日報評論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