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時間:2022-04-28 來源:六安文明網 【字體:大 中 小】 【打印】 【關閉】
2022年4月,新冠疫情再次突襲六安,本輪疫情傳播速度更快、隱蔽性更強,城市治理能力面臨更嚴竣考驗。對于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六安而言,靜態管理中的六安市民,沒有讓文明創建缺位,廣大市民用健康行為,阻斷病毒傳播途徑,用文明力量,筑牢疫情防控的堤壩。
一是進一步養成了健康習慣。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戴口罩、勤洗手、多通風、少聚集、一米線已經成為廣大市民群眾的共識和自覺行動,這些健康防護行為在疫情防控阻斷病毒傳播途徑中,顯現出至關重要的作用。經歷“疫情”的考驗,居民群眾的健康衛生意識在不斷增強。人們進一步加深了對使用公筷公勺、實行分餐制、拒食野生動物等倡議和規定的認識和理解,咳嗽、打噴嚏時用紙巾或肘袖遮掩口鼻,不隨地吐痰、不亂扔垃圾、減少生活垃圾產生量……這些健康要求逐步被廣大市民關注和接受。
二是進一步增強了環保意識。在城市靜態管理期間,1600多名環衛工作人員仍然堅守在“疫”線,清掃在小區,日清運生活垃圾800多噸,各封控、管控小區生活垃圾處置全過程實行專人、專車、專線、專門處理窗口。環境衛生看似是日常事,但一天也不能中斷。疫情中,生活垃圾清運、防疫醫療垃圾處置、環境消殺、個人消毒……,人們越來越意識到,環境保護是一項關系民生健康的大事。疫情過后,我們要保持良好的健康環保生活方式,積極參與愛國衛生運動,整治背街小巷、房前屋后和河塘溝渠,清除衛生死面死角,做好垃圾分類投放,共同守護天藍、地凈、氣清、水綠的宜居環境,共同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共同創造高品質生活。
三是進一步提高了文明素養。疫情發生后,各級文明單位、文明家庭、文明村鎮、身邊好人第一時間在抗擊疫情中切實發揮帶頭作用,志愿者們圍繞社區需求主動參與社區執勤值守工作,積極參與社區排查、人員登記、體溫檢測、物資運送以及宣傳教育、文明勸導等志愿服務活動,各行各業的志愿者們默默堅守在各自的崗位,奉獻著愛心、傳遞著文明。廣大市民群眾也紛紛感受到了城市的溫暖,自覺配合疫情防控工作,就近參與社區志愿服務,人民的力量與文明的力量共同筑起疫情防控的安全防線。待到“疫”散花開時,我們要將老區人民在抗疫中煥發出的擔當精神轉化為推進綠色振興趕超發展的強大干勁,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疫情防控不放松,文明力量不缺位。在疫情中育文明,在文明中戰疫情。疫情防控不僅是公共衛生問題,更考驗著全體社會成員的文明意識和道德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