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時間:2022-04-02 來源:六安文明網 【字體:大 中 小】 【打印】 【關閉】
清明節即將到來,然而,當前不論是國內外還是省內外,疫情防控任務都比較艱巨。疫情之下,清明節該如何祭掃?近日,我市相關部門發布溫馨提示:非必要不來(返),倡導線上遠程祭掃,通過網上鮮花、網上留言等方式寄托哀思,表達我們對逝者的哀思之情。特殊時期,清明祭掃,應不重形而重“心”。
清明掃墓是指清明節到墓地清掃并祭祀逝者,以表達祭祀者的思念和禮敬,是我們的一種文化傳統。由于其承載的特殊意義,清明節與春節、端午節、中秋節并稱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無論時代如何變化、經濟如何發達、科技如何進步,清明節掃墓祭祀,對于廣大中華兒女來說,都不應舍棄和忘記,這不僅有利于弘揚孝道親情,而且有利于促進家族成員之間的情感溝通,促進和諧家風建設,形成干事創業的良好局面,共同為社會作出貢獻。
當前疫情雖然阻擋了回鄉祭祖的腳步,卻割不斷生者對逝者的哀思之情。疫情之下,清明祭掃并非親臨現場才是孝道,如果有心,時時可懷念先人。筆者建議,政府及相關部門應加大宣傳引導力度,倡導綠色、低碳、文明的祭掃方式,鼓勵清明居家寄哀思,通過網絡祭掃傳真情;廣大市民應深刻理解清明祭掃的意義,不重形式而重在心意,通過網絡祭祀、居家追思或通過預約代辦祭掃的方式來用心緬懷祖先、以表哀思。更重要的是,要將對逝者的感念之情轉化為奮斗的動力,立足本職工作崗位,兢兢業業、恪盡職守,在不同的工作崗位上綻放絢麗色彩,這才是對逝者最好的紀念。(黃雪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