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推動黨史學習教育常態化長效化,深入挖掘六安紅色資源里的故事、故事里的細節、細節里的精神,傳承大別山精神、賡續紅色血脈,3月24日下午3時,伴隨著“八月桂花遍地開”的演唱聲,由中共六安市委宣傳部、中共六安市直機關工委、六安市文化和旅游局主辦,六安市皖西演藝傳媒有限公司、六安市文化館承辦的紅色題材民歌劇《大別山之戀》,在六安市文化館紅劇場拉開了帷幕。
《大別山之戀》是一臺將六安市特有的國家級非遺保護項目大別山民歌和六安紅色故事相結合的優秀紅色題材民歌劇,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與紅色基因傳承的創新之舉。劇目以大別山民歌為主要音樂載體,以波瀾壯闊的大別山革命歷史為背景,以金剛臺婦女排八姐妹、105歲李桃榮等為人物原型,用音樂劇的形式,講述了女主人公桂花送郎出征、三年苦斗、痛失愛子、百年守候的故事,通過這一系列的舞臺行動,充分展示了老區人民“堅貞忠誠、犧牲奉獻、一心為民、永跟黨走”的大別山精神,再現六安“中國革命重要策源地,人民軍隊重要發源地”的革命史實。
此次演出十分成功,近2個小時的演出時間里,禮堂內不時響起熱烈的掌聲,一幕幕感人肺腑的場景,讓現場觀眾流下了熱淚。他們紛紛表示,通過這場生動形象、別開生面的“藝術黨課”,讓他們對于紅色大別山精神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與認識。(皖西日報融媒體記者 崔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