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是民族的精神命脈,文藝是時代前進的號角。2022年以來,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六安市文聯帶領全市文藝工作者強化履職盡責、把握正確方向、扎根紅色熱土、服務老區人民,扎實推進工作開新局,為全市文藝事業繁榮發展注入新動力。
以品牌為抓手,不斷增強影響力
立足于大別山革命老區的紅色歷史和綠色資源,市文聯著力打造具有六安特色的文藝品牌,不斷提升六安的知名度和美譽度。如金寨縣成功申報中國文聯黨組書記李屹的基層聯系點,這是李屹在全國的四個聯系點之一。葉集區被中華文學基金會授予中國“文學之鄉”稱號,這是安徽省第2個獲此殊榮的地區?;羯娇h再次被中國攝影家協會授予“中國攝影創作基地”稱號。近年來,市攝影家協會與霍山縣聯合打造了屋脊山攝影家村等30處攝影創作基地,每年吸引上萬名攝影家采風創作,催化了文旅融合效應。
為深化文聯工作體制改革,推動文藝工作與鄉村振興、文化旅游、農業農村等各項工作融合發展,市文聯不斷推進鄉鎮文聯建設,努力打造基層文聯組織建設品牌。目前,全市共成立鄉鎮文聯46個,其中,舒城和葉集實現鄉鎮文聯組織全覆蓋,在全省形成了較大的影響力。
以活動為依托,推深做實文藝志愿服務
時代在變,文藝為人民的宗旨永不變。國家畫院研究員、國家一級美術師王永亮來六安舉辦“喜迎黨的二十大·皖西印象——王永亮山水畫展”,市四大班子領導和市直各單位分別進行了參觀。中國文聯原創行動三名青年詞曲作者走進金寨縣,沿著習近平總書記的足跡開展采風創作?!肚迕鳌冯s志走進葉集舉辦了讀書會?!稌▓蟆纷哌M六安開展書法研討和作品點評活動。省作協、《詩歌月刊》雜志社選派文藝志愿服務小分隊赴舒城縣開展“文藝志愿服務·我為作者辦實事”改稿會。國家一級美術師、省美協副主席丁寺鐘來六安指導水彩畫藝術創作。知名文藝家和文藝期刊來六安開展文藝活動的頻率逐漸提高。
2022年4月,階段性新冠疫情發生后,市文聯包保裕安區新安鎮抗疫工作,主要負責人在新安鎮駐點22天,指導新安鎮疫情防控工作取得階段性勝利。與此同時,全市文藝界大力開展文藝抗疫,“六安文藝”微信公眾號刊發11期259余篇(幅、件、首)抗疫專欄作品,先后被新華網客戶端、“學習強國”平臺、安徽日報客戶端、省文聯、《清明》雜志社、省美協等轉載或刊發。
農歷春節期間,組織全市文藝工作者走進六安消防支隊舉辦“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迎新春文藝匯演,深入六安職業技術學院、裕安區江家店鎮、東苑社區等地開展文藝志愿服務和文藝助力鄉村振興活動20余場,贈送春聯、福字、全家福等文化年貨1萬余幅。
以作品為支撐,促進文藝事業繁榮發展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著眼愛國主義題材、重大歷史和現實題材以及六安特色地域文化題材組織創作,推出了一批思想性、藝術性相統一的精品力作。如,陳斌先的長篇小說《憩園》、黃圣鳳的人物傳記《韋素園傳》分別獲安徽省社會科學獎(文學類)二、三等獎(安徽省人民政府頒發)。陳斌先的小說集《補甄》入選全國“鯨群書系”并出版發行?!读哺锩膶W史》獲評省文聯年度優秀文藝評論著作。市文聯組織出版了《六安市新時代文學精品集<中短篇小說集>》。廣播劇《永遠閃光的家書》入選省委宣傳部重點扶持項目,并于2月11日在中央人民廣播電視臺文藝之聲欄目播出。大型黃梅戲《鎖龍圖》入選2022年度安徽省戲劇創作孵化計劃。打造了廬劇《金剛臺上婦女排》和連環畫《追尋·一封家書的紅色記憶》。一批精品力作的涌現彰顯了我市文藝工作者勇攀文藝高峰的赤子之心。
以黨的二十大為主線,深入開展宣傳慶?;顒?/font>
為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市文聯謀劃部署了15項“喜迎黨的二十大·文藝心向黨”主題文藝活動,先后舉辦六安市百人百幅美術精品創作展、“光影頌黨恩”六安市攝影藝術創作展、六安市原創作品音樂會、六安市戲曲票友演唱大賽、第三屆皖西廬劇大賽、第二十五屆京劇票友節、六安市首屆新人新作書法展等活動,創作了《舵手》《我們是新時代的文藝戰士》等黨的二十大獻禮歌曲,取得了良好的社會反響。黨的二十大召開后,市文聯第一時間召開黨的二十大報告專題學習會,下發《關于全市文聯系統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通知》?!傲参乃嚒惫娞栭_辟專欄,集中刊發全市文藝界的學習心得和體會。全市文藝界迅速掀起學習黨的二十大精神的熱潮。廣大文藝工作者表示,在今后的工作和創作中,要切實把黨的二十大精神轉化為做好本職工作、抓好文藝創作、踐行文藝為民的具體行動,為現代化幸福六安建設貢獻文藝力量。(文新)